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1-14 15:17
一生诠释师者真谛,严谨治学、作育国士,为复旦大学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11月12日,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上海市首批社科大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其人(1924-2017)雕像,在复旦校园“国箴园”揭幕。

陈其人先生拥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斯密教条及庸俗政治经济学批判、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米乐 M6米乐危机理论和危机周期性问题、殖民地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其代表作包括《陈其人文集——经济学争鸣与拾遗卷》《南北经济关系研究》等。

此次揭幕的这尊雕像,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2001级全体本科生捐建,雕塑者陈建旺精心制作。睹像思人,言犹在耳,鼓舞复旦政治学人传承先生精神,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你家种的庄稼能赚多少钱?成本是多少?为什么要种这个,不种别的庄稼?平时投入的劳动又是多少……每当遇到身边的农民工朋友,陈其人总会主动与他们聊上许久。作为学者,“为穷人摆脱贫困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他学人生涯的写照。

1950年起,陈其人先后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和国际政治系任教。他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是国内最早总结由亚当?斯密提出而为马克思肯定的关于资本主义的两种殖民地理论的学者,同时继承并阐发了王亚南教授关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的研究成果,提出从土地关系开始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论纲。

“中外古今、东西南北,既有政治经济学原理,又有经济学史,既有世界经济,又有中外经济史”,是对陈其人研究生涯的概括。而所有这些,他认为都是自己以“致力于《资本论》”为基础再加努力的结果。
一段时间里,“《资本论》已过时”的声音甚嚣尘上。陈其人却坚信,“《资本论》的原理是永远存在的。掌握了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武器,可以拿来指导我们建设”。有人曾问他,你就这么相信“本本”?他回答,当然不能迷信,但是应该重视。因为直接经验是本人的,即使他绝顶聪明,最多也只是几十年的,而间接经验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亿万人的直接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绝不能轻视。
作为老师,他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他曾说,不论是新教师还是学生,加强方法论的研究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很难学科创新,也很难创立新的学科。他要求自己的研究生要有较高的抽象力和创新力,尤其要掌握方法论。

陈其人时常教导学生,要从已有材料中抽象出规律,揭示出本质。这种严谨的批判性思维,也同样反映在他的研究之中。
恢弘广阔的研究视野、条分缕析的娓娓讲述,让陈其人的课广受学生的欢迎。“陈老师的课很有深度,他讲的都是自己的研究所得,而且连续讲两个学期,这非常不容易。”国务学院教授臧志军在谈陈其人教授上课的场景时说。
陈其人家里有一个小方桌,是他的书桌,也是家里的饭桌。每当吃饭的时候,他就将书移到桌的一边,空出地方来放菜。他要求家里的孩子们不能翻他的书,吃饭前翻到哪一页,吃完饭还得在那一页。回忆起这段经历,陈其人的子女依然记忆犹新,“我们从小就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一起吃饭。”
1997年国庆前夕,73岁的陈其人因病在家休养。为了让他多接触平常喜爱的东西和爱看的书,家人们为其准备了一台电脑。可对于陈其人这个广东人来说,要分辨拼音z、c、s、zh、ch、sh实在不容易,于是他天天苦读“王土大木工、目日口田山……”,硬啃下五笔打字法。钢笔换键盘,让古稀之年陈其人进入了他学术研究的又一黄金期。

在他公开发表的25部著作中,有三分之一是在八十高龄后完成的,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多部著作。2002年,陈其人的代表作之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正式出版。期间,他因三次生病,使得这本书的初稿和定稿相隔5年多之久。第一次住院时,陈其人还乐观地将初稿带入病房,准备修订,谁知严重的失眠与服药使他昏昏沉沉,不能思考、不能动笔。这种情况直至第三次出院后仍持续多时。后来,随着病情改善,他终于用两个多月时间完成修订。妻儿问他,为何如此苦写?陈其人只是平淡地回答:“脑子里想着问题,不写出来不痛快。我图的是痛快!”而他晚年惊人的学术创作能力,不仅与他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有关,更与他“不吐不快”的鲜明个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