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8-29 07:45
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而当他真正开始了解这所高校时,才发现这所延续红色基因的高校起源于江西瑞金。刚刚好,江西也是汤建龙的老家。
汤建龙参加高考的1995年,志愿报考的规则和现在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是先估分,后报志愿,我当时看到西电招生海报上的主楼,感觉它和其他学校不一样。”就这样,汤建龙成为了电子工程学院一名学生。
回忆起本科四年的学习,汤建龙笑着说:“自我吹嘘一下的话,那段时间的学习还是比较轻松的。”大四时,他选择了继续在西电进行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杨绍全教授,毕业后留在电子工程学院信息技术系任教,从事雷达对抗领域的科研工作。汤建龙的人生轨迹就好像家长们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天风争顺逆,人事有参差。博士期间,他对自己的学术道路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读博之前我一直学习的都是基础理论知识,读博后我希望在实践操作和设备研制上取得成果,但我发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去掌握做研究和实践的天平。”后来在导师杨绍全以及系主任赵国庆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汤建龙逐渐理解了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作为高校研究,我们要争取解决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都需要用基础理论作为支撑,优先关注前沿技术和理论研究,才能更好地将成果与具体应用结合。”汤建龙回想刚工作时承担过一个重要课题,当时在设备研制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数据,根据数据去调试设备,“调试的过程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而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实际上就是要去学习理论的原因”。在日后的工作中,汤建龙经常会告诫学生,不要认为学习理论是一件枯燥的事,这是你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汤建龙所在的团队科研方向主要集中于电子对抗领域,而电子工程学院的信息对抗技术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学校当时是作为国内电子对抗专业的首创单位,后经历专业调整,一直到2000年,这一专业被重新设立。2021年信息对抗技术本科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每一年都有约100名学生进入这一专业学习,汤建龙在日常工作中也会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别看我现在嘴皮子很溜,当老师之前,在大家面前我都不太敢说话。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甚至还有点儿哆嗦。”从讲课说话打哆嗦到渐入佳境,汤建龙依靠的是学生时代“给同学讲题的经验”。上学期间,他是班里的优等生,不少同学都会向他请教问题,汤建龙将当时给大家讲解题目的经历转换为上课给学生讲课,如此一来他便很快对这份工作得心应手。
不少人深陷科研和教学如何平衡的苦恼,而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科研和教学不应该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得益于身处科研一线的优势,汤建龙能够接触到行业中最新突破的科研案例,在专业教学中可以为学生第一时间分享。当在做科研时,他会想到某个技术点可以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公式或者定理时,能够给出“哦!原来这个定理是这样应用的”而不是“这玩意儿有啥用”的感慨。
“我希望通过科研,将科研案例理论化”,汤建龙用科研反哺教学。在他的课堂上,公式不仅仅是一个公式,他力求让学生意识到简单的公式是可以在实际设备中得到真实应用的,也许一个公式就是一个重大成果的突破。“将科研案例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所学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从而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明天的学习方向。”
谈起汤建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学生们的回答都很统一。“人很好、很和善、很温柔......”但是初为人师的汤建龙,似乎不太一样。为了“震慑”住当时的学生,本就比学生没大几岁的他,上课时要故意假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直到几年后,一个关系较好的学生回校看望他,坦言那时大家还都有些怕他。“严肃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我担心他们不听线年,汤建龙被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不管是招收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他从不看学生的“出身”,只看重他们的个人能力。汤建龙的学生中有一位学生,本科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四年时间通过蹭课的方式自学电子工程学院的课程,最终考上了他的研究生。最后,汤建龙又将这位同学推荐给团队另一位老师,读博深造。“研究生阶段与汤老师朝夕相处,除了在实验室,我们还经常会一起出差和加班。每次向汤老师请教,不管多小的问题,他总会在黑板上一次次的推导,直到我们明白”,李骥阳说道。
对于研究生,汤建龙说:“科研是无法作假的,研究生阶段要踏实做事,只要一步一步前进,最终总会取得成果。”除了踏实肯干的精神,汤建龙还提到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的欲望。“目前的社会科研讲究团队协作,没有什么项目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汤建龙经常和自己的学生说,
汤建龙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北校区,闲来无事,他习惯性的会去操场溜达,“有时出差,工作到傍晚,我也会沿着其他城市的马路步行几公里,就相当于给自己放松了”。
“溜达”与其说是汤建龙解压和放空自己的方式,不如说这种“溜达”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态度。